藏姐出品|一小时语文预习法 -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2022
2013
2023-2-19 23:07 原创 · 图片7

一小时预习语文一个单元,八天学完一本语文书。

这看上去是一个很厉害的学习方法,不算命题党。

因在社群内有简略分享过做法,不少朋友感到好奇。

所以,我写文详细和大家聊聊实操步骤。
 

首先,说说学习成果。

一、卷面成果

在已经结束的寒假,藏姐曾带着娃,用了八天时间预习完了四年级下册的语文书。

每天花费1-1.5小时的时间过完全本,学完之后,书还是新的,笔记也是满满的,娃表示学得很有成就感。

二、学习效果

本想早些发布此文,但还是等了两周,因为我想考察这个预习法的实际效果。

这个周末,我慎重地问了问娃上语文课时的状态,他说整体比较轻松。

如果是以前,上新课时会有新知识的吸收阻力。经过全书预习后,上课状态就变得“游刃有余”,从校内作业和回家作业反馈来看,整体稳定。

基于此,我决定写此文分享这个预习法。

其次,单独聊聊生字词是否要预习。

我曾经在社群内表达过我的一个观点:

如果在假期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我不主张对新学期的生字词开展地毯式的预习。

这里有个细节需要注意:

不主张对新课生字词的预习,不代表不进行新课的整体预习。

为什么不主张,是因为在记忆周期中,生字词属于短期记忆

这里不得不和大家复习下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概念和差别。

短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例如,你从朋友那里听来一个电话号码,马上根据记忆来拨号,过后就记不住了。另外,听课时边听边记笔记,也是依靠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容量很小。

短时记忆的广度一般来说是 7个,可以是7个无意义的音节,7个毫无关联的字、词等等,单位可以不同。

所以,生字词的广度,不论是一个新字,还是一个新词,都非常容易被忘记。

那么,生字词是必学必考内容,既然容易忘记,那我们是“躺平”,还是另辟蹊径去找更有效的学习路径?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周期问题。

短期记忆的知识点,因为短小,所以需要通过规律性的周期去不断重复,才能将内容迁移到长期记忆中。

这里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了。

图片

如果我们在假期里一课一课地预习生字词,无论是否有家长辅导,都很难去人为再现这个重复过程。

而在学校里,语文老师会通过抄写、听写、作业本考核、单元测考核等各种方式去复现。校内有天然的重复环境,可以让孩子“无痛”地记住了字词。

所以,我不建议大家在假期里花过多的时间去抢“老师”的工作。

学“字”的过程无论怎样,并不算有趣的过程。

如果说得更全面一点,一小时语文预习法,不会涉及到以下基础知识的专项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看拼音写词语

辨字组词

多音字

近义词和反义词

词语搭配

形近字、同音字

背诵或默写

那一小时预习法的重点在哪里呢?

在藏姐看来,语文的选文本身是非常经典的文章,无论是文章立意、句式修辞、结构体系都能符合孩子阶段性的习得认知。

既然生字词不是我们一小时语文习得法的重点,那么我们的重点就在于篇章的精读。

好,我来说说为什么这么学。

相比于刚刚和大家提到的短期记忆,这是大脑需要进行刻意记忆的信息,长期记忆则是数分钟直到许多年都能保持的记忆。

与短期记忆相比,长期记忆的能量非常大。

长期记忆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并且和其他有关的内容有秩序地组织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的媒介越丰富,就越能增强记忆的牢固性。

比如说,我们在精读一篇课文时,可以借助图片、朗读音频,视频乃至人声讲解的方式,加深对文章的吸收。

所以,如果把预习分为两个板块,【基础预习步骤】和【强化预习步骤】。

【基础预习步骤】解决字、词、句的内容;

【强化预习步骤】解决篇章的内容。

那我们的一小时预习法就重点解决【强化预习步骤】,这是这个学习方法的核心原则。

我曾经写过一篇语文预习的文章,以上两个板块都有详细解释,也建议大家去对照看看:



 

一小时预习法的步骤

接下去,就来详细说说我的执行步骤。

一般一个单元会有4篇文章,按照一小时预习法,原则上一篇文章的预习时间就差不多是15分钟。

如何利用好15分钟,还是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以下我一一说明。

01 朗读

朗读的功夫一直是我最看重的。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由文入景、因文生情,朗读时需要眼到、口到、心到,这是古人十分推崇的“三到读书法”,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为在朗读过程中,我们常常由文字的读音,深入到对文字含义的理解,进而在脑海中产生形象,然后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除此之外,朗读也是最快速能筛选出孩子个性化“生字词”的方式。

现在孩子们的阅读量普遍较大,很多校内的生字未必都不认得。

所以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帮助孩子人为地挑出读错或朗读时有迟疑、停顿带有猜测性质的字,做好标记。

02 精读

在孩子朗读完一遍后,老父亲、老母亲就要上场了。

建议家长身边搭配一本同步教辅。

《教材全解》、《53天天练》的预习单或课堂笔记小手册、《绘本课堂》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通过同步教辅,我们可以从家长的角度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

我个人非常不喜欢把这类书从头到尾带孩子学一遍,耗时、耗精力不说,还特别耗孩子的兴趣。

语文本也可以像数学解题一般,完成一题便能快速获得成就感。

回过头来说,我们该如何运用此类同步教辅呢?

我当时选用的是《绘本课堂》,就以此为例吧!

在孩子第一遍朗读的时候,作为陪学的我,同步开始概览教辅中的知识点。

根据多年和孩子合作(斗争)的成果,知道娃大致的知识新区在哪里。

不得不说,这个过程是费妈的。

精讲一篇新文章,我给大家的建议方向是:

作者生平拓展

课内一些大文学家的现代文作品非常值得拓展。

比如四下第9课选了冰心的《短诗三首》。

短诗读懂容易,但需要结合作者的文学流派来解读。

像冰心先生的作品,要重点关注她“爱的哲学”的表达。

“爱的哲学”可以分为三个主题,分别是:

对母爱于童真的歌颂

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

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对照这三个主题,我们再进一步去读三首短诗,会发现它们分别就是对照了这三大主题。

图片

比如:

繁星(七一):以追忆童年为主题

繁星(一三一):表达了对海的思念

繁星(一五九):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而这正是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核心知识点。

只要掌握了这一点,这篇课文就过关了,整体耗时也较少,10分钟内就能搞定。

重点句解析

找出文中的重点句是非常必要的,对重点句的解析往往是阅读理解题的考核重点。

我们可以参照教辅的思路引导问问孩子:

这个句子或段落,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

通过口头沟通的方式考验孩子对句子的理解程度,并进一步要求孩子在书中做好批注。

在教材的课文安排上,我建议多多关注散文类的现代文,这一部分要重点精读。

比如四下第一单元第四课,选了刘湛秋的《三月桃花水》,《绘本课程》中对文章的解析界面是这样的:

图片

其中的思考部分,是我们重点要关注和讲解的环节。

哪些句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为什么要这么用?

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像这样的问答模式要多多进行。

如果你能吃透课本,那语文学习的任督二脉也就随之打开了。

有的时候就是学习深度决定了学习成绩

按照我的方式,可能并不需要多刷题,通过理解和灌输的方式,就已经把要点都讲透了。

再回过头来,看看娃做这篇《三月桃花水》的笔记:

图片

我不鼓励娃做满满都是重点的笔记,全是重点,就等于没重点

所以,每次教辅里那满满的“重点”,我会筛选出“重点中的重点”,再让孩子理解,选择性地记录关键词。

娃应该在脑中费力布网,书上的词只应该是联结用的关键词。

简略的笔记可以使整个预习时间缩短,一旦时间过长,一个小时是完成不了任务的。

像我们精读这篇《三月桃花水》时,娃发现了文中的一个小机关

我们发现,文中用了两个暗喻,同时也是段落分句: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短文用了这两句话来描写春水。

但为什么要用“竖琴”和“明镜”这两个词来比喻呢?

第一个分析要点:这两个分析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上进行了比喻。

第二个分析要点:照应了开头,开头用两个问句开篇,引出下文。

第三个分析要点:两个分句串联成了全文的线索:

小铃铛——听觉——竖琴(暗喻)

光芒映照——视觉——明镜(暗喻)

原来“竖琴”和“明镜”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作者始终是聚焦在开头的两个问句上做阐述。

这样分析完,我和娃两人都对刘湛秋的行文构思啧啧称奇,连连称妙。

精读的过程,其实也是蛮美妙的。

文体结构

语文八个单元,往往都有具体的素养培养任务。

这也是我们在做概览式精读时需要提炼的能力。

比如在四下的第二单元中,分别选用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以及《千年梦圆在今朝》。

这四篇都是说明文,教材要求我们要掌握两个能力

1、通过表格的方式梳理文体,拟定解决问题的实施计划。

2、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他人等方式解决问题。

我在陪伴精读这个单元时,会更注重阅读过程中对娃提炼关键词能力的考核。

因为这类文章,你很难从中讲出语言的修辞手法,但需要更花精力在语言表达的精准度上。

所以,我会帮助娃打印一个表格,并按照关键词法让他重新再阅读一次。

图片

如果关键词都能填对,那文章也读明白了。

03 再朗读

精读的过程就是编网,目的是让各个知识点建立充分的链接,可理解性的记忆才能转化长期记忆。

如果你的娃经常容易走神的孩子,一问一答就是最好的集中注意力的方式。

父母作为1v1的伴读,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专注程度以及文章的吸收程度,这是老师这个角色无法替代的优势。

经过以上作者生平、重点句解析、文体结构这三方面的精读后,对课文的理解就基本到位了。

在这个基础上,预习还需要做个闭环。

如果文章篇幅合适,我会要求再进行二次朗读,这次的朗读是以检验为目的的。

检验第一次朗读时读错的字词是否能读对。

检验整体语序是否变得更通顺。

第二次朗读是“回想”,是二次预习,是融会贯通。把新知识和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

第二次朗读是“巩固”,巩固会让大脑对新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处理。

朗读完毕后,我会在没有进行抄写的情况下,直接对生字词进行听写

这是在《认知天性》中提到的一种检索式学习法,这是一本研究检索式练习法的心理学著作。

图片

检索式学习法就是通过主动回忆的方式去检索知识,比如孩子们不喜欢的当堂测验,就属于此类学习方法。

能够通过浅显的预习就能掌握住的知识,不算是难点。

而检索式的学习方法,虽然有点痛苦,但确实最不容易忘记的方法,它能更有效地让知识进入长期记忆。

我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则有了更多个性化的发挥。

在一小时预习法中,我会当场考核听不出的生字词。

这些知识点就是“真的不会”,它们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雷点。

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并提前摘录出来,以后要批量、定期、重复性针对记忆。

这样,通过“朗读——精读——再朗读”的环节,就学完了一篇课文。

重复以上步骤3-4遍,就学完了一个单元。

我常说过程管理、过程管理,管理的就是以上这个环节。

总结一下

综上所述,一小时的语文预习法,流程简单,关注的重点单一。

从实践结果来看,不会耗费太多时间。

一小时是可以做到的,当然,如果遇上一些重难点,就会择机拓展,很有可能会把战线拉长到1.5-2小时。

在假期里,这仍然是很高效的学习方式。

至于这种预习方法能否在学期内执行,我认为也是可行的。

周末利用一小时时间,对下周一个单元的课文进行预习,以上方法同样值得借鉴。

最后,奉上本文的精华:

图片


赞78
收藏473
1年前
宝宝的语文成绩是不是很好呀,感觉很厉害,八天就预习完了
1年前
xuxixi0571 宝宝的语文成绩是不是很好呀,感觉很厉害,八天就预习完了
我觉得学习的本质不是一味超前,而是要进入良性循环,进入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这样孩子学起来会充满乐趣且有自信。
1年前
学习了,谢谢分享👍
1年前
全是干货,值得学习,感谢宝妈分享👍
1年前
深度交流可➕zangjie686
1年前
厉害了!谢谢分享
1年前
学习了,很受用!!
1年前
谢谢分享,学习了
1年前
这个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只是我脑袋里还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你这已经分析的很透彻了!感谢分享!
1年前
请问,表格是自己整理的吗
更多

推荐阅读

6岁
12岁
日志
10岁
日志
10岁
日志
17岁
日志
para的藏金阁
para的藏金阁
2022
2013
作者热门日志
本文目录
01/ 一小时预习法的步骤
02/ 01 朗读
03/ 02 精读
04/ 03 再朗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