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考试备考众生相—ket备考常见误区 -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2020
2015
2020-12-25 23:02 原创 · 图片8

全文字数:3400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现在低龄启蒙英语已经是普遍现象,所以各大鸡娃平台上关于ket“裸考“过/拿优秀的文章不少,在一些家长群也不难看到考过了ket的“过来人”们纷纷表示“ket并不难,raz刷一遍/牛津树刷一遍,考前刷几套题足矣”。

以上这种论调且不说是不是凡尔赛,但它们已经影响到了一小部分家长,给备考的人群释放出这样的错觉:只要我的孩子启蒙早,阅读量大,口语敢说,ket基本上不需要怎么刷题和认真准备,考前随便报个班学学就行了。

尽管剑桥官方今年已经更新了ket考试题目,认真分析题目的话一定会发现题目已经“升级跳”,特别是part 2的题目,已经非常明显的“pet化”了,但是ket并不难考这样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

但本文并不是要吹嘘ket有多难,而是想说:

新版ket口语考试不仅没带来我理想中的“英语自由”,反而用现实泼了我一瓢冷水。

以下为新版考试题型下,我见证的几种备考误区。

误区类型一:

乍一听说得“漂亮”,实则一通乱说型

典型案例1: 这一大段的英文终究是错付了

下图这一个ket part 2的题目:do you like these different places to eat ?(你喜欢这些不同的吃饭的地方吗?)

这个题目的要求够醒目够清晰明了吧,但是有的孩子提交的语音作业却是这样的:

let’s talk about picture 1. there is a man who is eating pizza. and the boy next to him is eating pizza too. they look very happy!

(语速非常流利、发音清晰标准)

以上内容我根据孩子当时说的英文翻译成中文你们感受下:

“我们来说说图片1,图片1上面有一个男人正在吃披萨,他旁边的男孩也在吃披萨,他们看起来非常开心!”

再回顾一次题目,我们的问题是:你喜欢这些不同的吃饭的地方吗?

所以上面的回答,乍一听流利漂亮,实际上:

答非所问!

我原本以为这样的回答方式只是极个别粗心的父母,结果我整理了关于这种误区的提醒发到家长群,才发现用这种错误方式答题的不在少数……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无论大家考ket的目标是什么(可以是准备刷一个分数就走,也可以为了检验孩子学英语的成果。作者都支持👌)

面对任何英语考试,备考时首当其冲的任务就得是:弄清楚考试形式!以避免出现前面提到这种想当然的“望图生义”。

尤其是准备全程“自鸡”ket/pet的家长们,买一套真题回家认真搞清楚每一道题目的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典型案例2:“高年级的同学都没我能说,但是老师只给了我及格。”

这是本期一位同学的困惑。每一次语音作业都提交得非常自信从容,对于大部分题目也基本上都能侃侃而谈,

因为他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chinglish

孩子口语常见chinglish有哪些呢?

chinglis 排行榜 

第一名:这里有……:there have ……(应该是there is/are)

第二名:我非常喜欢…:i very like ……或者i am like ……

(应该是i like ……very much)

第三名:我更偏爱……:i more prefer 

(应该是i prefer或i like ……more任一均可)

误区类型二: 

认为一套“主线教材”玩转了启蒙,刷到xx级,孩子英语水平就对应xx级。

典型案例1:深陷“过去时”泥潭

这两年的口语辅导班,我总能遇见几个这样的学生,当面对:where did you go last weekend?这样的问题,一开口就说i go to (应该为went to ),但是如果遇到“do you like watching tv”这样的问题时,却会回答i didn’t  have time to watch tv(在应该用现在时回答问题的时候满口过去时)。

最初面对这样的情形我总是耐心给孩子讲解关于英语时态的语法知识点: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要用过去时,谈论生活中的常态,比如“我不喜欢/我没有……”要用现在时;

但很快我就发现孩子并不是分不清楚现在时和过去时,而是基本上的表达都倾向于用过去时!!!

抱着一丝疑虑,结合我在各家长购书群及论坛见到的“风潮”,我私下问了孩子的家长,小时候是不是用牛津树启蒙的。

我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对,我们牛津树刷到了xx级”,“老师您说,我们还要不要再刷一遍raz?”

面对这种特别喜欢“刷几遍”的执着,我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这样的案例印证了我的部分猜测。怀疑我要黑一波牛津树的家长请耐心看完:

(作者曾经在某鸡娃群被人用过牛津树百度百科“打脸”;家长极其不认同我说某某杂志用在英语学习上甩牛津树几条街,怀疑我给某某杂志打广告😂)

牛津树系列本来是一套非常经典的书籍,我也经常给启蒙比较晚的大童父母推荐这套书,因为牛津树系列以家庭故事为核心,画面幽默搞笑,配套的各种练习和音频也十分齐全。但是我从来不赞同所谓的“英语启蒙,用好一套牛津树就够了”这种话。

首先,用好一套教材给孩子实现良好的英语启蒙,针对的是拓展能力比较强的父母,能在生活给孩子引入说英语的机会,而不是每天守着孩子用点读笔重复“刷”牛津树。

其次,整个牛津树系列的最大优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这是一套虚构类故事(且不说非虚构类阅读才是英语考试的核心和重点)。

虚构类故事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内容描述时态全部都是过去时。

本来人物对话可以解决时态单一的问题(对话当然是现在时),而低级别阶段的牛津树对话内容并不多。

所以只拿牛津树启蒙的孩子就非常容易走入一个误区,根据书籍依样画瓢地“会说“了,但是习惯性地清一色地使用过去时,或者根本就分不清现在or过去……

试想一下这样的情景,本来一个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通过刷牛津树,终于“刷”开口了,不再是哑巴英语了,自信满满地走上了考场,以为自己发挥得超棒,结果面对评分考官无情地扣分,或者提交作业遇到我这样细致给孩子指出每一句哪里出错了的老师,不停地给孩子纠正这里语法错了哪里语法错了,孩子内心是什么样的os。

典型案例2: 认为阅读的“深度”代表了孩子“英语水平”

以ket part 2 考官提问环节为例:

题目我简单翻译下:

你认为……

踢足球好玩儿吗?

演奏乐器难吗?

玩电脑游戏无聊吗?

阅读有趣吗?

绘画容易吗?

这些话题对于“刷完”牛津树,或者raz级别“刷得比较高”的孩子来说,看起来是非常非常简单的。

但是实际上让他们真正回答起来却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因为不管回答上述任何一个问题,要想拿到不错的分数,都要给出 自然、恰当 的理由。

“自然和恰当”的意思指 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

举个栗子:说学乐器很难,孩子很自然能想到说“我的手指不听我的话”或者“同学说我拉小提琴像锯木头”,这就是属于符合孩子认知水平的回答。

孩子用英语能说出这些有具体描述回答,就属于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匹配,因为这样的回答真实、有细节、一听就是孩子能准确描述自己的想法。(这不就是语言能力!) 反之,就是英语的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不匹配。 前面谈到的raz级别刷得很高,却没办法用英语详细且准确地回答以上问题,就属于这种情况。 亦即家长们常说的“阅读/听力词汇大于口语词汇”(其实根本也不是这么回事儿,下篇来仔细解释)。

但很多家长们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习惯用自己平时教育孩子那一套去帮助孩子准备这些问题的理由。

换句话说,这些问题让孩子们用中文来回答,基本上都能说得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但是一旦切换成英文,大家的理由却变得“千篇一律”。

就拿“你认为玩电脑游戏无聊吗?”这个问题来说,

常见“高频”理由榜单

第一名:playing computer games is bad for eyes. (玩电脑游戏对我的眼睛不好,类似地还有看电视、上网)

第二名:i like (任何爱好)……because it is interesting !

第三名:i like ……. very much ! when i am doing ……,i am very happy!

(我非常喜欢……,当我做……的时候,我非常开心!)

第四名: 任何体育运动 is good for my health.

这些“高频”回答方式,往往是孩子说得非常流利,考官听得内心崩溃。

误区类型三

理由总想着要高大上,实则“言之无物”

还是这张话题卡为例:

这道题目的初衷是考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能自如地谈论自己对生活常见话题的喜好。

因为过去老版本的ket part 2是购物问路类的“套路”对话,所以其实非常容易刷出分数(我作为一个擅长讲考试的备考老师的亲身体会)

看到这样的题目改版我是发自内心地替孩子们感到高兴的,因为根据这样的题目标准来练习,是我认为比较理想的语言能力测试方式。

同时我理想中的备考方式,应该是让我们的孩子经过对这些题目的练习,不断探索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而在通过了ket口语考试之后,能够做到用英语对自己的日常喜好自如谈论,实现英语口语自由!

然而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天真了。

如下这种“万能模板”式的套路回答还是层出不穷:

比如被问到阅读(do you like reading?),一定会有:

reading is good for my study.

i get a lot of knowlege by reading.

(现在回想起来去年有一位同学说起阅读就是“我自打今年1月以来就看了100多本书,还不包括@#¥%……”这种当时我认为流水账&“凡尔赛”的回答方式,其实在考场上真的是一股清流了。)

正如前面说到的被问到电脑游戏或者电视节目也必然有:

playing computer games/ watching tv is bad for my eyes.

这些理由很明显是大人的想法……

抛开这些句子的句式能在语法及词汇得到什么样的评分不说,这样的回答跟boring有什么关系?

所以用上面两种方式来回答其实并不是什么“过错”,而是根本没有说到问题的“题眼”上。

(什么是题眼,下篇分析pet的时候,结合pet口语part 4 再展开说)

在ket的考场,考官姑且看在孩子“童言无忌”的份儿上,给这样的回答“及格分”,但是以后面对pet考场呢?

所以,大人直接给出精炼的理由,而不是教会孩子去思考如何用英语描述自己的理由坏处多多。

抛开备考的角度来说,孩子们自己的理由往往是具体的、充满细节的。 比如孩子们并不是都热爱阅读的,有的孩子可能一看书就瞌睡,有的孩子只为了考试才看书。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理由。但是在家长们高大上理由的指引下,这样的回答根本就没有“萌芽”的机会。 

鼓励孩子去思考这些理由,也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学以致用,将平时通过读或听积累到的表达变成自己的活跃词汇,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针对备考呢?

从近期来说,尤其不利于从ket过渡到pet阶段的备考;因为从ket过渡到pet,考官对孩子(英语)语言能力的评估,会增加一条标准:语言组织逻辑。

什么是语言组织逻辑?用具体的例子去解释什么是喜欢,而不只是说它good for ...

因为说什么事物good,实在是太宽泛了,就好像我们去商场购物,销售说某某商品很好根本打动不了我们。我们会觉得只知道说什么好却没有具体的理由的人“口才不好、表达能力不行”。

换到英语考场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宽泛、空洞的“教条式”回答是没法打动考官给出高分的。

从长期来说,这样的回答方式,违背了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初心。

过去大家学习英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过xx级,考xx分。正是这样的误区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哑巴英语。”

而在各种英语资源、英语原版书籍满大街都是的2020年(马上2021年,在过去看来是多么科幻的年份!),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学习英语,还能把应付考试当作学英语的唯一的目的吗?

在全民学英语、全民外教课的时代,考完试之后孩子的收获是什么呢?

更重要的是,在内卷如此严重的时代,英语考试还能那么容易应付吗?

这些都是值得广大家长深思的问题。

结语

“模板式”的回答,一种并不高明的“取巧”

每一期课程结束,临近考试时,总有家长来请求老师给几个模板让孩子背一背。

这些追捧模板家长往往说:不求高分,但求通过。

追求通过以后呢?继续备考pet,在考pet的时候,再一次“不求高分,只求通过”。

这种看似对孩子“要求不高”、“佛系”考试的心态,实则后患无穷。

(下一篇文章写pet备考误区会专门展开说:从ket过渡到pet最需要的思维能力)

因为“模板”不仅抹杀了孩子的语言探索能力,并且从一开始就给孩子一种错误的引导:回答考试的问题不需要思考,只需要“背”。

背的过程多么枯燥乏味无趣,暂且不表。

现行的英语考试考场,无论听、说、读、写;很多题目根本没办法实现“背多分”的!

所以,敬请期待下一篇从pet备考常见误区说一说面对备考时英语学习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书痴郑老师

公号:第壹本书

英语老师&二胎妈妈

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爱好者

爱读书、买书、拆书

更爱跟孩子们一起读书

你们点点 “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赞5
收藏23
4年前
确实,时态是很多孩子口语中的大问题。
3年前
写的很好。考试之外,学习英语最重要的目的是值得思考的

推荐阅读

8岁
日志
12岁
日志
郑老师的小宇宙
郑老师的小宇宙
2020
2015
作者热门日志
 赞19 · 收藏213 · 评论12
 赞27 · 收藏201 · 评论12
 赞16 · 收藏136 · 评论4
 赞12 · 收藏90
 赞13 · 收藏62 · 评论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