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启蒙之路,和语文英语是完全不同的 -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2017
2024-1-5 11:17 转载

本文转载自:引光小站

在教育圈子里也算混迹多年,发现一个不算罕见的现象:

不少语言类(语文或英语)老师,因为自身的教育背景,非常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英语方面,不少孩子早早开始原版之路,那英语水平真叫人望尘莫及;语文方面,也是从小亲子阅读,阅读兴趣和识字量遥遥领先。

按理说从小如重视教育,孩子应该全面发展。但我发现这类孩子中存在不小比率的现象:他们的数学启蒙工作,做比文科方面差太多。以至于孩子上学之后,在理科方面没有丝毫优势,甚至感到吃力。

同样是启蒙教育,文科和理科有截然不同的特点。作为老师,肯定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但术业有专攻,语言启蒙与数学启蒙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别,以至于适用前者的那一套思想方法,对后者并不适用。

整体来说,语言类启蒙相对容易总结出固定的培养路径,考验的主要是家长的执行力。这里当然也有一些原则,比如“听说读写”顺序、“有意义输入”原则、“负荷渐进”难度控制,但只要不违背这几点,就可以按照各类启蒙指南提供的书目,一本一本带孩子去吸收了。

但数学类启蒙,如果完全用文科方法,几乎不可能达到预想效果。这里重点说说两点不同。

  • 学习规律不同
  • 文科的渐进性
  • 数学的阶梯性

语言类启蒙,对孩子的年龄、智力几乎没有任何要求。只要方向方法正确,孩子目前的水平,基本上只与“每日的积累量✖️积累的时间”成正比。

所以语言类启蒙越早越好,比如3岁启蒙不会有任何问题(估计有些人会说这都晚了😄),如果每天坚持听原版故事、读原版书籍、做好亲子互动,到了上学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4年积累,水平就一定碾压零基础孩子,也一定超过5岁开始启蒙的孩子(同等积累强度下)。

但数学不一样,你所教的东西,比如严格匹配孩子目前的大脑硬件水平,不能再无视年龄。如果不是极为罕见的天才,你不可能三岁教他竖式,五岁教他方程,即便你从生下来就开始积累,他的大脑发展水平就决定了,当下无法理解这种层次的问题。

更要命的是,你甚至不能定义出“几岁可以学什么”的标准,因为不同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差异极大。这一点很像是身高,有些孩子长得非常早,而另一些孩子长得却很晚。

表现在数学学习上,同样年龄的孩子,接受能力会非常不一样。有些孩子四岁就能轻松掌握两位数加减法,但如果你按照这个标准去教自家的孩子,很可能努力一年,结果只是让孩子厌学,让自己高血压。

所以数学的启蒙节奏,会非常依赖于对个体孩子的脑发展节奏(尤其是大脑前额叶),这部分硬件没发展到某个层次,就是无法理解特定水平的抽象问题。强行去学,只会让大脑其他区域代偿(比如用记忆力去学),反而对理性能力的长期发展不利。

至于前额叶的发展节奏,很大程度上就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了。虽然后天刺激会有一定的帮助,但这里一定有大比重的基因原因,是强求不得的。

因此最终,对于数学启蒙而言,最重要的不再是按照固定进度去努力积累。

当你发现孩子思维水平到达某一层次,才可以去学某些东西,在此之前,虽然也可以多角度慢慢引导,但最主要的工作,无疑就是耐心。你只能等,等到某一天,他的大脑链接达到某一层次,进而引起某种质变的时候,再进行下一阶段工作。

  • 训练重点不同
  • 文科是范围内的应用
  • 理科是范围外的泛化

这涉及到文科和理科底层学习方法的差异,即我们常说的“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在早期启蒙时,我们就必须明白两种思维的差异性。

文科相对重视“量的积累”。因为只有你认的字多、读的书多,慢慢才能积累到足够多的原始素材,这些素材在你的大脑中相互纠缠关联,慢慢建立起深厚的知识体系,这是文科素养乃至文科成绩的基础。有一个很著名的启蒙流派叫做“海量阅读法”,深受广大鸡娃家庭的赞同,它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基于这种特点,我们在进行文科启蒙的时候,有些时候就确实不能太求甚解。

比如英语阅读很早就会遇到“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过去完成时、现在进行时......”等表述差别,但你很难真给两三岁的孩子解释明白。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必要解释,因为在接触足够多的案例,有了深厚的积累联系之后,他们过两年自然就会get到不同场景下该用什么时态,这甚至会成为一种下意识,不需要用理性去总结判定。

真正的语言启蒙,就应该是这样的。就像我们教孩子说话,不会给他们讲中文语法一样。“辨析规则”不应该是语言启蒙的重点,它完全可以通过海量积累来自动完成。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件事。

而目前的gpt大语言模型,其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你根本不需要向机器介绍语言规则,只要有足够的语料,它们学得甚至比人都好。

但数学启蒙,就完全不一样了。相比较语言学习,数学必须更强调理解深层含义,单纯积累案例、增加熟练度,非但对长期学习无益,甚至是有害的。

比如学习乘法口诀表,很多成年人给孩子说,先别管啥意思,背下来就行,用多了就会了。从单纯计算的角度来讲,这种说法问题不是太大,到这里还很像文科,比如我们不一定非要知道“为什么apple叫apple”,只要会用"apple"这个单词就可以了。

因为文科不会要求你创造新单词、创造新语法、乃至创造新语言,它只要求你在学习知识范围内的应用,这就足够了。

但理科不一样,它的核心能力反而是“基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我们不会止步于九九乘法表,我们要继续去解决两位数乘法、三位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多项式乘法......

如果你在学习初级乘法的时候,就没有get到乘法的底层意义和算法实质,你就很难通过算理的扩展,去创造性解决后面无数新的乘法问题。

那这类孩子的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对基础的数学关系缺乏理解力,只能等别人教他们具体算法后,才能用这种算法去范围内的题,而毫无变通创新能力,这种孩子是不可能有长期的数学潜力的。

所以数学启蒙的核心,就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它只能算是一种媒介。我们真正要让孩子学到的,是基于很多案例之下的那些抽象模型、思维方法、通用法则,基于这些,我们才能去未知领域去泛化推演,解决新的问题。

如果儿时看似学了很多,却总是在教、在记、在算,让孩子误以为数学学习就是学一种算法,然后把它算熟练就可以了。那么我们在底层的学习意识层面,就给孩子挖了一大坑。

据我多年的观察,很少有人能在童年跌入这么一个大坑后,再靠自己的力量从里面慢慢爬出来。这几乎是毁灭性的启蒙灾难。


赞31
收藏90
3月前
非常有帮助的主题
3月前
所以,要怎么启蒙数学呢?
3月前
孩子不到三岁我就跟着小海老师的公众号学习,还有昍爸的。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对原理的理解,一定一定不要着急。
在孩子三岁之前,我只带她做了一些思维游戏书,以及练习数物对应。后来四岁左右迷上了动画片《数字积木》,突然有了数感,没多久百以内加减就能用脑子里想想积木的方式解决了,我压根没教。
她很清楚乘法的意义,一直在尝试用加法解决乘法问题,我觉得是个很好的锻炼,所以没告诉她乘法口诀的存在,但是她会尝试记住一些结果。
平板里有可汗学院和starfall,她没事拿来玩,昨晚看见她在研究四五年级的分数,当然不会。姥姥想教她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被我制止了。方法的传授一定要放在对原理的掌握之后才行。
当然,不教方法≠不接触,好奇的种子要种下去,未来才可能会有收获。
3月前
很好,最近小花生关于数学学习的讨论比较多。感觉娃娃大了,确实是要考虑下数学学习了。
3月前
文科生学不好理科主要就是不求甚解,而理科生学不好文科也因为太求甚解。
3月前
能再多说点吗
3月前
所以呢,要怎么进行数学启蒙?
3月前
说的太虚了,道理很多家长早就明白,但是具体怎么启蒙也没说啊

推荐阅读

6岁
日志
6岁
日志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