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一句话让我赢了比赛,却输了自信 -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2017
2017-4-20 20:26 转载 · 图片17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本来挺轻松,没想到被其中的一个小细节弄得耿耿于怀好几天。

几个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从小在美国生活,出落得阳光灿烂,中文却说得七零八落。有一天,他们接受了一个挑战:打电话给自己的妈妈,只用中文说话,看谁坚持得久。

一个小哥略显紧张地拨通妈妈的电话,不说“hello”,而说“喂”。妈妈很惊喜啊,教育了十几年中文,终于盼来一通中文电话。

节目组为了降低难度,给小青年们写好了台词。

小哥问:“妈,你喜欢我吗?”

妈妈表示:“当然喜欢!”


小哥又问:

“妈,你觉得我中文怎么样?”

妈妈表示:

“你中文很好啊!”


听得我好感动,如此大大方方表达对孩子的爱和赞扬。棒呆!

小哥虽然中文说得不如英文顺溜,但是妈妈爱的表白还是很鼓舞人的。于是他继续说:

“妈妈,我想当太空人

(其实应该是宇航员吧),

你觉得怎么样?”

结果,就悲剧了……


小哥难掩心中的震惊和忧桑。

可是,

妈妈铁面无私大义灭亲,

不拍死儿子的妄想不罢休。


小哥伤心欲绝。


最后,小哥强忍心痛完成了通话。化悲痛为力量的结果是:在用中文给妈妈打电话比赛中,他战胜了所有挑战者,拿到第一名!

可是,他的获奖感言只有一句话。


于是,我回看了这位小哥在挑战开始前的自我介绍,此时却显得格外尴尬。


好心疼这个小哥。

中文说得再好又怎样,

名字里有个“宇”字又怎样,

被亲妈一句话怼得肝肠寸断了无生趣啊……

若不是亲眼看到这位小哥心酸的苦笑,若不是亲耳听到他妈妈不假思索的否定和进一步否定,我真的想象不到,孩子已成年,妈妈居然还能这么简单粗暴地给差评。

可是仔细想想,类似的对话,不是很常见吗?

宋丹丹带着儿子巴图参加真人秀节目《向往的生活》,巴图一个27岁的七尺男儿,在节目里却被亲妈贬损得一文不值。别人做早餐,宋丹丹说巴图:

“我生了一个废物,

啥都不会干,

你看看人家!”

巴图想给宋丹丹煮个鸡蛋,她却说:

“你要是能把这俩鸡蛋煮熟了,

我就可以勉强把你留下。”

类似的话还有不少:


好心疼巴图。

做不做家务,都会被亲妈奚落,

而且还是在面对大众的电视节目上。

明星如此,平凡人如我们,

也有很多是在父母差评中长大的吧。

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说:

“好高骛远,不靠谱!”

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说:

“什么都不想做,

有手有脚不知道能干什么。”

做好了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说:

“没想到你还真的做成了?”

没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说:

“就知道你做不成。”

分享好东西的时候,父母说:

“其实这个东西有个危害……”

哭诉被坑的时候,父母说:

“谁让你自己不小心?”

我真的很想大声地问一句:

这样贬低孩子,

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自己做了母亲之后,我慢慢开始理解父母。

无论心里多爱孩子,却从来不好言好语,是因为他们心中有根深蒂固的顾虑——

表扬了,孩子会骄傲

龟兔赛跑,是我小时候最常听的故事。父母用这样的桥段激励孩子,兔子跑得快有什么了不起,一骄傲,就被努力的乌龟追上了。

许多父母深信,

经历苦难、失败、挫折,才有可能知耻而后勇,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在奋斗的过程中,

不能表扬、无需赞赏,因为孩子自我感觉一良好,就一定会骄傲,骄傲就会使人退步。

所以,他们会说: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班里第一没什么骄傲的”

“这次考得好,不代表下一次也能考好”

“涨了工资也没什么,物价涨得更快啊”

父母心里其实也很高兴看到孩子的成长啊,只是他们对孩子的自控能力没有信心,于是从来不敢停下手里的小鞭子。

鼓励了,危险会降临

小时候听过最多的一句话是:“在家被骂是好事,省得以后出去被别人骂!”

父母自诩深谙成人世界的规则,那里尔虞我诈踩人上位。而孩子天真幼稚,如果只鼓励梦想,而不提醒危险,孩子一踏入社会便将被黑暗淹没。

所以,他们会说:

“他对你怎么这么好,要小心一点。”

“公司派你去学习啊,那以后肯定就会给你加很多工作。”

“出去旅游有什么意义,小心被人骗了。”

父母其实知道孩子做得不错,他们只是担心万一出问题怎么办,而他们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必须要铁面无私地提醒一切可能的危险。

期待了,失望会更大

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成材成器,只是他们也不知道,这个梦想能不能实现。

但他们知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让心里不那么忐忑,为了在面对残酷现实的时候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可笑,有的父母便主动降低口头上的期望,甚至不承认自己对孩子有任何期待。

所以,他们会说:

“我不指望你有太大出息,做个普通人就好。”

“你不可能考上北大清华的,能上一本线就不错了。”

“你不是创业的料子,找个稳定工作就可以。”

这些话,虽然非常阿q,但对于追求平凡稳定的父母来说,“不得我命,得之我幸”的坦然也许真的能让心里更平和一些。

我自己做了母亲之后,才体会到,父母专业差评三十年的背后,不是没有爱,而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

而他们那一代人,在抚养孩子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他们,鼓励,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当年,父母为了避免骄傲、失望和危险,刻意给我们制造差评,苦心可以理解,但我再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忍受那样的贬损。

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让自己成为习惯性给差评的家长,我不想让自己在紧张和不满中慢慢失去赞美的能力。

到底要不要夸孩子,现在依然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我看来,要不要夸,答案绝对是肯定的。自己的孩子,必须给好评啊!

但是,关键问题是怎么夸?

育儿专家甚至给出了如何夸孩子的“正确台词”,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我们记住一个词就够了——尊重。

尊重孩子的过程

孩子需要被看到,不仅是最终的结果,还有中间的过程,他们希望父母看到他们的努力和他们的感受。的确,有些孩子会被“捧杀”,但那都是因为大人在捧结果,而非过程。

不得不承认,太多成年人已经深信弱肉强食的观念,认为一切应当结果导向,认为比别人过得好才是幸福。

所以我们常常听到的表扬是这样的:

“你真棒,好聪明啊!”

“太好了,你跑第一了!”

“你好牛啊,小小年纪就懂这么多!”

这样的表扬,没有看到孩子的过程,只是关注着结果。这并不是因为缺乏表扬的技巧,而是因为大人从心里就并没有尊重孩子努力的过程。

尊重过程的表扬是什么样子的?

“你刚才想了很多办法,终于成功地搭起这个玩具了!”

“你用尽全身力气向前跑,跑到终点的时候好开心啊!”

“你在家看了很多绘本,把里面的知识都记住了,还会分享给其他人了!”

不需要华丽的词汇,不需要虚假的奉承,我们只需要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真实地把他们的努力和成果说出来,这就是最好的表扬。

尊重孩子的梦想

尊重,是孩子出生之后我对他最深刻的感受。爱,在我的心里自然流淌。尊重,却是孩子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自带的气场。

因为他是活生生的独立生命,因为他向我展示了我已经遗忘的生命片段,更重要的是,他所代表的是时间的力量。

无论此时他何等柔弱,若干年后,他必将比我创造更奇幻的未来,他的生命必将比我延续得更长更广,他的未来,是我不能也不敢规划的,那将是一个超乎我想象的世界。

纪伯伦说: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回想一下二十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人类还在为千禧年是否会是世界末日而争论。

二十年后,也必将是我们现在看不到的图景。技术会如何发展,社会将如何变迁,凡人如我们,是无法预测的。

所以,我们怎么敢对孩子的梦想轻蔑一笑?我们怎么能用短浅的人生经验指导孩子如何在未来世界中绽放?我们又怎么可以简单粗暴地否定孩子的憧憬?当我们自诩比孩子成熟老道的时候,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但是一定要记住,我们所说的不过是一家之言。

视频里的黄宇豪小哥最后一句话特别刺痛,“如果我真想当太空人怎么办?”他认认真真地对妈妈说出自己的梦想,却换来一盆冰冷刺骨的凉水,幸好,他不是真的想当太空人……

尊重我们和孩子的界限

我们都是凡人,一定有欲望,也一定会对孩子有期望。这无可厚非,我们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表达我们对孩子的期望。

不过,我们自己都有体会,如果旁人对自己有期望,这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也有可能成为鼓舞人心的力量。

尊重界限,是避免期望变成压力的最好方法。在表达我们自己期望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询问孩子自己的想法,更要告诉孩子,无论他们如何选择,我们的爱和支持都不会变。

我记得上高三的时候,妈妈每天都会说“考上一本线就够了,也不指望你能上北大清华”。虽然我理解这是为了减轻压力,但当时我的心里是有怨言的,觉得妈妈对我太没有信心了。况且,每次模考后妈妈对成绩的关注让我很真切地感觉到,她对我的期望绝对远远高于一本线

等我的孩子上高三的时候,我想我会这么对他说:“大学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妈妈的人生因为上大学而改变了许多。我很期待你也能进入一所好大学,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认识和你志同道合的伙伴。但不管怎样,我相信你能用自己的方式实现梦想:)”

藏着掖着的期望,真的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不如大大方方说出我们的期望,同时清清楚楚地画出界限。

这些年,原生家庭的概念很受追捧,似乎一个成长在差评环境里的妈妈,对自己孩子继续恶语相向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始终认为:

如果我们有意愿,肯定可以努力跳出原生家庭影响,让一代一代的传承里出现新的方向。从我们这一代开始,用尊重和爱,给孩子最坚定的支持和鼓励。

来源:萌芽研究所bud


赞4
收藏3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