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总结 | 西安亲子游,一次旅行胜过多少堂课!(附游学书单) -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2013
2020-10-16 09:17 原创 · 图片65

(文章很长,干货很多,看到最后一定有收获!)

国庆,一家人去了西安。

关于旅行,有一句浪漫的话叫“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一句文艺的话叫“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关于亲子游,人们总说,带孩子去看世界,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

但是真的去看了就能长见识吗?我看未必,许许多多的景点,尤其是人文景点,如果没有读书为基础,“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可能只是走个过场。

俗话说,北京看墙头,西安看坟头,作为十三朝古都,世界十大古都之一的西安,随便一铲子下去就可能是一个古墓,站在西安的土地上,每天都觉得脚下有文物。去这样的城市旅游,不看点遗址、文物,就觉得是白去了,而没有一点知识储备,或对历史毫无兴趣,也只能看个热闹。

一座西安城,半部华夏史,去西安访古探遗,带孩子来一次历史文化游学是极好的。

但是,如果没有做任何功课,只是“说走就走”,带孩子去看一堆老古董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

因此,去西安,读书和旅行一个也不能少,身体和灵魂应该一起上路。

01  前期准备

除了一些亲子游需要做的常规准备工作,最主要的就是阅读,贴一份亲子共读书单:

《太喜欢历史了!》

这套书是这两个月啾啾的睡前读物,他很是喜欢,个人觉得也很不错,语言比较有可读性,触类旁通,知识点丰富,还可以引导孩子比较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穿越时空看文明:全景手绘中国史》

这套绘本非常优秀,分衣食住行四本来讲述历史,个人觉得是逛历史博物馆必备。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各种文物,其实相当一部分都是古人衣食住行所用到的器物,通过这些器物,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的生活,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生活的演变史。

这套书也正好可以和上面这套《太喜欢历史了》对照着看,因为在《太喜欢历史》里,每个朝代都会有一个篇章来讲述这个时期的衣食住行。

我单买了《给孩子的城市简史绘本》里的”西安“这一本,个人觉得内容比较简单,只能让孩子对这个城市有个大概的印象。

同类型的绘本还有一套《中国城市亲子游绘本系列》(北京 成都 西安 杭州 厦门)。

这套书我没买过,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国宝带我看历史》

这套书包括《手电筒里的博物馆》、《你不可不知的32件国宝》,一本是故事书,一本是介绍32件国宝,每一件都写明了收藏地,在32件国宝中有6件都可以在我们要去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到,这本书对逛博物馆有很大的帮助。

《亲爱的古代朋友》

以故事的方式讲述文物,一本一个文物,共5本,其中大唐骑陀乐舞三彩俑正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揭秘丝绸之路》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本书也可以了解很多历史。

另外,我还买过一本旅游攻略书:《遇见:西安,这座城》,

这本书可以用来了解西安的主要景点,个人觉得不是特别值得看,其实马蜂窝上的信息已经很全了。

除了读书,我和啾哥还特意看了一部纪录片:《大明宫》。

这部纪录片让啾哥对唐代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对大明宫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到了西安后,不止一次念叨“什么时候去大明宫”,我们选择去比较冷门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一部分原因也是受了这部纪录片的影响。

 (公号后台回复“大明宫”,可获得播放链接)

另外,我还特意为啾啾买了一份地图。啾啾有个习惯,每进入一个景区,总会先看门口的地图,靠一份地图,他把出行路线摸得门清。出行的路线向来都由父子俩搞定,我都是不操心的。

这次我买了两份地图,一份就是西安的城市地图,还有一份旅游手绘地图,买这份地图主要是因为送一张导游卡,送“小鹿导游”一个月会员。也就是说下载“小鹿导游”app,一个月内可以免费听所有景点的导览。

西安的许多景点,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没有做功课、不请讲解的话就会看不懂,所以讲解其实也是蛮重要的。不过后来我总结出,要深入了解一个点,还有比请讲解更好的办法,后面我会说到。

有家长说带孩子出行简直就是自虐,旅途中孩子可能会有各种状况,各种不配合,让家长身累心更累。那是因为,在亲子游中,孩子很容易沦为被动的跟随者, 而他们不一定能接受家长的安排。

要让孩子对一个陌生的地方产生兴趣,需要给他一些铺垫,让他有所期待,所以需要剧透来消减陌生感和距离感。

在去之前,孩子是应该知道他将会去哪里,可能会看到什么东西,而这些东西也正是他所期待看到的。

和孩子一起做功课,让孩子参与到行程的规划中来,当孩子有了满满的参与感,旅途也会更顺利。

02  穿越之旅

出行前,我参照了西安朋友发给我的行程单,又在马蜂窝了解了下基本情况,最后确定了几个要去的点。但是这次出行天公不作美,降雨降温,啾哥还受了点凉,后来影响了行程,每天跑的地方非常少,几个原计划要去的地方没有去成。

最后的行程是这样的:

d1:陕西历史博物馆 大慈恩寺(大雁塔) 大唐不夜城

d2:秦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帝陵

d3:碑林博物馆

d4: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钟鼓楼

回头发现,我们每天都在逛博物馆,每天都在看老古董,而这样的行程并没有让啾哥感到枯燥,反而收获满满,回味无穷。我想这主要还是得益于我们前期的铺垫和后期的回顾。

 d1:陕西历史博物馆 大慈恩寺(大雁塔) 大唐不夜城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历博因为《国家宝藏》成为了网红博物馆,据说门口每天排队。

因为限流,去陕历博要提前在微信公众号“陕西历史博物馆票务系统”实名预约,基本陈列提前5天,大唐遗宝展和壁画馆提前3天。

国庆期间预约相当困难,我们因为错了个峰,幸运地约到了,后来连系统都很难进去。

陕历博基本陈列馆免费,大唐遗宝展门票30元,唐代壁画珍品馆270元(持票可参观其他馆)。

陕历博真的是非常值得一看。在一般的小博物馆里,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些出土的文物碎片,可是在陕历博你几乎看不到碎片,橱窗里陈列的都是非常完整、精致甚至巨大的文物,并且动不动就是国宝级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大名鼎鼎的人面鱼纹盆

一座博物馆里,能有几件国宝级文物是非常了不得了,而走进陕历博你会觉得像是进了一个宝库,到处都是宝,富得流油,真正是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也正因为可看的东西太多了,琳琅满目的同时,也会让人眼花缭乱,一进去都不知道该怎么看,因此,如果没有事先有过一些了解,看到那些文物就只能发出一声声惊叹:哇,这个真好看,哇,这个真精致,哇,这个真奇怪……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见证着一段历史,这个时候,讲解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进馆后可以请人工讲解,也可以租电子导览。电子导览比较便宜,人工讲解会比较生动,更加有现场感(在几个景点遇到不少讲解,感觉男讲解普遍要比女讲解讲得生动)。

我们没有请讲解,一方面我在之前做过一些攻略,最厉害的一些宝贝大致了解过一些,另外因为手机里已经有了“小鹿导游”,将就着用用也还可以。

还有请人工讲解有一点不太好的地方是,讲解员都是挑他们心目中的重点来讲,你必须跟着讲解员的步伐走,整个参观的路线都是由讲解员决定了,有时候想要在某个展柜下多停留一会就会不太方便了。

在陕历博真的是大饱眼福,啾啾看到了书里面的国宝真品后也很高兴。给大家贴几张图:

国宝秦杜虎符,不知道它的另一半遗落何方。

汉代的金饼,提金技术已经了得!

人尽皆知的骑陀乐舞三彩俑,比我料想得要大很多!

网红萌萌哒唐仕女俑

青瓷提梁倒灌壶,没点智商都想不通它的工作原理。

秘色瓷盘,看到这两个盘很惊喜,因为与我浙东老家大有渊源,秘色瓷是浙江越窑烧制的进贡朝廷的特制瓷器精品,陆龟蒙专门有诗写它,当年研究浙文化的时候就深深膜拜,不料却在大西北看到完好无损的真品!

两个陶瓮一个提梁银罐,放在大唐遗宝——何家村窑藏出土文物展门口,陶瓮本身也不算什么,厉害就厉害在它们装了一大堆宝物。1970年,一个单位的基建施工单位在西安何家村挖地基挖到这三个瓮罐,里面装满金银宝贝,完好无损,件件是精品,有好几件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比如下面几件:

镇馆之宝:镶金兽首玛瑙杯。

鸳鸯莲瓣纹金碗。土豪金里的东西方审美大融合。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小巧精致,还有大唐黑科技(力学原理),杨贵妃也喜欢戴。陕历博旗舰店有好几款相关文创产品,都好美,种草了!

每次逛博物馆,都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智慧与审美,也会油然而生对历史的敬畏。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琳琅满目的文物面前,你会感到历史的复杂,有太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真正的历史,不是教科书里的标准答案。
 

而且,当我们看着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人类的进化不完全是进步的,在某些方面得到进化的同时,某些方面其实也在退化。

在3万年前,在还只能以兽皮御寒的年代,人们就已经有了审美意识,在文字出现之前,就有了“文学”创作,而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人认为文学艺术无用,似乎忘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本质的特征。而历史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所有的繁华都是过眼云烟,唯有艺术才是永恒。

陕历博是我们的第一站,但是后来回想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总觉得了解得太过粗浅。旅行接近尾声时,心中暗暗后悔没有逛逛陕历博里的文创店,没有看看有没有专门介绍陕历博的书籍。

要不是预约不到了,还真想再去一趟。

不过,欣喜的是,我在天猫搜到了陕历博的旗舰店。店里有不少书籍,还有各类精致的文创产品。

回到杭州后,我立马下单了两本书,极大地弥补了参观不到位,了解不够深入的遗憾。

如果在去参观前先看了这些书,参观的体验感会更好,自然也就不用讲解员了。

大慈恩寺(大雁塔)

大慈恩寺距离陕历博不远,步行即可达到。到门口买门票就可以。

去大慈恩寺近距离瞻仰了一下因为玄奘(《西游记》唐僧原型)而出名的大雁塔。不过,进寺后下了点雨,啾哥又嚷嚷着累了想回酒店,因此匆匆离去,只能说是打卡游,因此不能介绍太多。

没有登塔,不知道塔内能否看到昔日雁塔诗会、雁塔题名的痕迹,短暂的停留,印象最深的是大雁塔风中的钟声,特别动听。

大唐不夜城

因为想着回酒店,从大慈恩寺出来,就走了离马路最近的方向,结果却半天打不到车,于是在边上的星巴克歇了一会,啾哥吃了点糕点,又活力满满。

隔壁就是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但是因为走了相反的方向,没有看到音乐喷泉,也没有看到网红不倒翁小姐姐。

随便逛了逛,还看了场免费的演出。

西安的夜景是很好看的,唐时长安宵禁,今日西安不夜城

d2:

原计划是兵马俑 华清宫 《长恨歌》,结果只看了兵马俑。

秦陵兵马俑

我们住在市区,兵马俑在临潼,距离有点远,我们出门又迟,路上又堵,到了兵马俑已经差不多中午了。不一会儿又下雨,后来在兵马俑一号坑停留的时间太长,参观完兵马俑和秦始皇帝陵,就差不多下午四点了,雨、冷、累、迟,怕孩子吃不消,于是干脆放弃后面的行程,直接回市区了。

兵马俑门票可以在公众号“兵马俑票务在线”购买,华清宫门票和《长恨歌》演出票可以在华清宫天猫旗舰店购买,华清宫门票未使用可以随时退票,《长恨歌》出票后不退不换。

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陵兵马俑人尽皆知,但是百闻不如一见,现场见了还是很震撼的。


兵马俑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大、多、精、美

兵马俑的规模很大,三个坑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预计可出土陶俑、陶马8000余件,兵马俑修复保护工作是一个非常长期而复杂的工作,目前只是出土和修复了一部分。非节假日,还可以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工作。

兵马俑的身材也很高大,陶俑平均身高有1.8米。这一点很让人惊讶。

说到兵马俑,人们总是说千人千面,每一个陶俑,他们的体态结构、身形站姿、面部表情都不一样。更让人惊叹的是,陶俑的毛发须眉、掌心纹路、鞋底纹路等都精雕细刻,栩栩如生。


另外,人们还可以从每一个陶俑的衣着打扮来判断这个人的身份,每一个细节都独具匠心。

兵马俑那种非常写实的风格,让我们看到了秦时高超的雕塑艺术,同时也为我们研究秦历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史料。

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兵马俑,参观的时候可以请个讲解,也可以买一本书,关于买书的事,我后面会说。

秦始皇帝陵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都知道秦陵兵马俑,而其实,兵马俑不过是秦始皇帝陵的一处陪葬坑,秦始皇帝陵非常巨大,兵马俑还是只是很小部分,现在在秦始皇帝陵周围也已经发现了各类陪葬坑、陪葬墓600余处。去了兵马俑,还可以去秦始皇帝陵看看。

兵马俑门票是含秦始皇帝陵的,从兵马俑门口有免费的摆渡车可以到秦始皇帝陵,不过很多人会放弃这个行程,因为在秦始皇陵园是一个巨大的园陵,但是除了一块碑石,几乎没什么东西可看。

我们还是打算去看一眼,从摆渡车下来,就有自称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工作人员要带领我们参观,全程免费讲解。说是因为太多人不来这里,为了做宣传,博物院特别做了这样的安排。

当时我有过一丝诧异,在西安大大小小只要算个景点就要收门票,这里却专门有人做免费讲解,感觉反差有点大。不过也没多想,听他讲得也还不错,觉得也是有收获的。

下面就要讲讲买书的事了,要不是讲解员带领,恐怕就没有机会买到书了。(其实,那地方除了卖书,最主要的还是卖玉器)

在讲解中,他有讲到兵马俑发现者的故事。当地流传一副对联:“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全靠秦始皇。”横批是:“感谢老杨”。老杨就是兵马俑的发现者。

据讲解员说,参观结束我们可以短暂翻阅一本资料书,如果兵马俑发现者在现场,就可以经由他签字后购买,否则是不卖的。
 

“幸运”的是,发现者老杨在现场,恰巧啾哥看见书又走不动了,于是好爸爸就立马买了!
 

一本书150,一套明信片50,真的很贵啊!

后来我在网上搜索兵马俑发现者签名售书的信息,发现很多声音,前两年有网友质疑景区有好几个老杨在签名售书,怀疑是冒牌。(今年没有相关信息)
 

其实,当年发现兵马俑的有好几个村民(西杨村,都姓杨),只是其中一位发挥的作用比较大,认可度也高。

但是官方究竟有没有认定”发现人“这一说,是否当年的几位发现人现在都在景区签售,这些我们都不知道。

这一段故事大家可以细品,但是我想说的是,买书这件事冲着书籍本身就好,就问自己是否真心想要这本书,其他都不重要。

书痴啾哥有了书就心满意足了,问他后面的华清宫、《长恨歌》还去不去,他都说不要了。

回家后我也看了这本书,这本书对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秦始皇帝陵以及兵马俑的一些研究、开发等的内容,还是大有帮助的,比单纯请讲解员讲会收获更多,从这个角度来讲,买书是不会亏的!

 d3:碑林博物馆

碑林博物馆

可能是因为降温降雨,啾哥受了点凉,这一天我们只去了一个碑林博物馆。

碑林博物馆门票60,可以在公众号“西安碑林博物馆”提前购买。

这个地方值不值得去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书法爱好者去了会激动万分,喜欢得不得了;如果对书法无感,对雕塑也没兴趣,那就不用去了。在参观中,我就听到一个小伙子在打电话说:“碑林就不要来了,没啥看的,都是石碑,啥都没有。”

碑林是我个人特别想去的地方,没指望啾哥会喜欢,但是后来啾哥居然有意外收获,自称“已经爱上了书法”。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碑林博物馆,但是其实碑林非常厉害,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博物馆,早在宋代,就已经具备了收藏、陈列文物的职能。

现在的碑林藏有丰富的书法名碑,中国书法史上所有阶段有代表性的作品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有具有深刻历史价值的儒学经石,如《开成石经》、《熹平石经》;藏有九百余块从晋至清的墓志;以及一批汉唐时期最为著名的石雕造像。

整个碑林就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巨大宝库,因此碑林有翰林奇观,雕塑宝库之称。

碑林是在古碑林的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

上面已经讲到,一个博物馆能有几件国宝是很了不起的,而在碑林里,国家一级文物有535件,被国家认定的国宝级文物有19组134件。这个数字很了不得了。

作为一名多年的书法爱好者,当平日里熟悉、喜爱并临写过的名帖原碑赫然站立在面前,这种激动的心情是无以言表的。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最爱的《怀仁集王羲之三藏圣教序碑》

偶像赵孟頫作品

汉隶代表《曹全碑》

宝贝太多,不再罗列。里面还能买书法原碑拓片,很难得,价格自然不便宜。(后来我又在天猫搜到碑林博物馆的旗舰店,碑林拓片、字帖等都可以在网上购买。)

这里再给小朋友推荐一本书。

在碑林的商铺里,我无意间看到一本漫画书,就随手递给啾哥看一下,书痴一接过书就立在原地专注地看起来,于是就花了20块钱买下了这本书。(这本书在碑林天猫旗舰店也能买到。)
 

这本书以漫画的形式给小朋友讲述碑林石刻的一些故事,挺生动,也很涨姿势。啾哥拿回家后就迷上了,反反复复看了大概不下十遍,书都被翻破了(装帧质量也是有待提高)。给大家看下目录:


看了这本书后,啾哥突然变得好有文化,了解了几乎整个书法史的概况,一些书法名家名帖的故事如数家珍。

而且大概是受了一些故事的启发,他开始心心念念想要学习书法,并且表示:“我一定会勤学苦练,不放弃。”
 

这是一个原本很不喜欢写字的孩子,我看到他写字就头大,敷衍了事,写的字不忍直视!

不过从碑林回来,他一直念叨要练字,还让我给他买专属书法套装,我有什么他也想要有,痴迷于玩弄文房四宝。

果然他连续几天都写得起劲,虽然字一如既往得不忍直视,但是好歹喜欢写了。于是老母亲灵机一动,让他把语文课本里的词语用毛笔听写了一遍,把经常写错的字多写一遍。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就让他去尝试,去体验,无目的,不期待。(虽然每次看到他的字内心就很抓狂,我忍!)

结束旅行后,我又在网上买了一本书。

这本书超出我的预期,它不是给每一件国宝写一个简介,而是以学者手笔,从大处对每一件作品的历史背景、发展经历做了严谨叙述、旁加考证;从小处对宝贝的特点(比如书法的一字一画)做了解说。

不论去不去碑林,个人以为书法爱好者都可以读读这本书。这本书很好买,三网都能买到。

d4: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钟鼓楼

(原计划要登的古城墙没登成)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在公众号“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官方售票”上可以提前购票。

其实这个景点外围是免费的,核心区 博物馆需要收取门票,还可以买套票,含电瓶车票、讲解等。

这个景也是比较让人纠结的。很多导游都不建议去,因为“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还是去了,并且一点都不后悔,非常喜欢。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沙盘

其实如果对唐代历史感兴趣,对大明宫有所了解,这里还是有难以抵抗的魅力。

相比于很容易放弃这个景点的内地游客,日本的旅游团、欧美的背包客却不远万里,大费周章来这到这里。

上面讲过,在到西安之前,我们特意看了纪录片《大明宫》,看完这部纪录片,很容易会对大唐气象,对大明宫心生向往。啾哥也一直心心念念,虽然他也知道电视里那些宏伟的宫殿早已不在,剩下的只有一点夯土台基,但是他仍然非常期待到大明宫遗址看一看。
 

像大唐成为空前绝后的传奇一样,千宫之宫的大明宫也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它真的给人太多遐想。

大明宫全景鸟瞰图

首先,它的规模就足够震撼人,它有多大?3.2平方千米!相当于3个凡尔赛宫、4.5个故宫、12个克里姆林宫、13个罗浮宫、15个白金汉宫……

所以,如果要靠双腿去逛大明宫遗址公园,那绝对是断腿之旅。

遗址公园的外围是免费的,如果你只是想绕着大明宫转一圈,可以选择租自行车,或者做小火车。

小朋友坐小火车就很开心啦!

中间的遗址核心区以及博物馆需要购买门票,个人以为去都去了,还是应该进核心区看看。即便是核心区,单纯走路也要断腿,不过可以乘坐园区电瓶车。

我们是从北边进去的,靠近玄武门,景点核心区主要在南边。

玄武门外拍玄武门,开阔空旷,非常惬意

玄武门外的雕塑大门

遗址公园实在太大,在有限的时间里逛遍每个角落基本不现实,因此也只能挑重点看。介绍几个核心区的点:
 

(1)丹凤门遗址博物馆

丹凤门就是大明宫的正南门,东西长达200米,共开五孔门道,这是当时世界上唯一座“天子五道门”的巨型城门。丹凤门上建有门楼,整个门楼十分威仪壮观。

昔日宏伟的门楼早已不在,如今在原址上按照1:1的比例重建了丹凤门,站在门楼之下,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年的盛景繁华。

门口侧面进去就是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在那里你还能看到真正的唐朝时的丹凤门土坯基座,虽然只是一点土坯遗址,但是也能给人穿越时空,与唐朝面对面之感。

丹凤门遗址

(2)含元殿遗址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主殿,就是皇帝每日朝会的正殿,可以说是当时长安城最重要、最尊贵、最宏伟的建筑。登上遗址台基,想象一下“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气势吧,没准就心潮澎湃了。(宫殿是气派得很,不过大臣到皇宫上班也是考验体力。)

(3)大明宫国家遗址博物馆

这是一个地下博物馆,对大明宫有一个比较好的介绍和展示。但是,大明宫虽然是千宫之宫,曾经宏大繁华之极,宫里有多少奇珍异宝不必多言,但是存在了200多年后被彻底摧毁,如今在遗址中出土的只有几块砖、几片瓦,也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4)大明宫微缩景观


昔日的大明宫我们是看不到了,但是在大明宫遗址公园里,研究人园根据史料,尽可能地还原了大明宫全景,做了一个微缩景观。虽然是微缩,看到这个全景时,仍然很震撼。(照片仍然拍不下全景)

比起挤挤挨挨的景点,在空旷大气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自由穿梭其实是很不错的体验,散落在草地里的断壁残垣时不时地激发我们的历史之思。相信不爱挤热闹的人会非常喜欢这里的。

走在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土地上,不需要多少想象力就会忍不住想到当年的皇宫气势和千古流传的故事,而此时,这片曾经代表着全世界最灿烂辉煌的历史的土地,已经成了寻常百姓散步遛弯的场所,不能不感慨历史的沧桑变迁。

钟鼓楼

大明宫出来坐地铁到钟楼。上钟楼是从地下通道上的,从空旷的大明宫到挤得密不透风的地下通道,啾哥的状态一下子就不好了,后来的钟鼓楼其实也只是打卡游,回家后啾哥还念叨说钟鼓楼没意思,不如不去。

排队上钟楼

钟楼上望鼓楼

鼓楼上看到一边的网红小吃街回民街,香气怡人,但是一看到这人群就怕了,逃到外面的大路边吃了麦当劳就回酒店了。

钟楼和鼓楼似乎是去西安必去的打卡地之一,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一种仪式感,个人觉得可登可不登,想要了解钟鼓楼的文化,可以去官微。

03  一些碎碎念

此次西安游,去的地方真的不多,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很有收获,陕历博、兵马俑、碑林、大明宫这几个地方可以说有点意犹未尽,如有机会还会再去。啾啾小朋友虽然中间因为受凉,状态有点受影响,但是总得来说还是很充实,收获满满。

旅行有很多种,去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期待与收获。比如,此前带啾啾去香港,体验各种交通工具,穿梭于大街小巷,感受不一样的都市气息;去海边痛痛快快地玩半天沙子,满身水满身沙……这些都是收获,都让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此次西安之旅可以说是一次文化之旅,旅行并没有因为离开西安就结束。多日来,他一直还在看相关的书籍,我们的谈话中也时常会提及相关的话题。

我们重点游览的这几个地方,其实彼此关联,比如,在陕历博我们能看到秦朝的重要文物,了解秦朝的历史,在兵马俑,可以更深入更直观地感知秦帝国,而立于碑林的《驿山碑》又是对秦历史的一个佐证。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为全面和立体的秦朝和秦始皇。

经过这一次的旅行,啾哥对历史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不仅仅学习了历史知识,也会触类旁通,通过一件事情联想到另一件事情,甚至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之间也有太多的话题可以一起探讨。

比如,因为一个葡萄花鸟纹香囊,我们聊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事,然后,我才知道原来对杨贵妃之死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还会认为唐玄宗是一个很复杂的人。

再比如,啾啾说我要是在唐代的话会没人喜欢,因为唐朝“以胖为美”。于是我和他探讨在陕历博里看到的唐仕女俑并非全部都是胖的,是否整个唐朝真的都是“以胖为美”;和他探讨容貌能否决定一个人是否被喜欢,再说到大书法家欧阳询,容貌奇丑却仍被很多人喜欢……

我一直以为,学校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甚至真正的学习反而往往在课外。

学校里填鸭式的分科教育是一种内耗的学习,在不停的机械与重复中消耗心力,而基于生活体验的学习是一种积蓄,在越来越多的体验和习得中积聚力量,逐渐建立一个博大而丰富的内在。

没有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分科教育,以获得一个标准答案为目的,越往下学人的思维会越窄。

比如,每一道历史题都会有一个标准答案,时间、人物、事件,甚至原因都有一句可以背诵的话,久而久之,你会忘记历史的真正意义,除了背诵,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历史。

真正的历史,从来都没有简单的对与错,历史从来不止有一个声音

在当下的环境下,通识教育的功夫只能在课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日常中融入简单的家庭pbl,把学习的概念变得更大。


赞112
收藏831
4年前
这个必须要收藏加学习,一直打算带娃去西安,今年因为疫情耽误了。
4年前
真的好用心,我儿子一直让我带他去西安
4年前
好用心~
4年前
谢谢分享学习了哈
4年前
写得真好,功课做得很细,都是我想去的地方,谢谢分享!
4年前
写得太好了,西安及周边有太多东西值得一看,虽然没有陕历博,兵马俑有名也是很值得逛一逛的,这里就是流动的历史,期待你再来然后写更多的文字让我们学习。
4年前
过年时正准备去西安,要做攻略呢,这攻略就来了!太感谢啦!
4年前
今年有两个新出的关于西安的纪录片一个是,从长安到罗马,一个是大唐帝陵,都很适合孩子观看,虽没有深入的讲给孩子科普提高兴趣足够了。还有一个央视以前拍的关于何家村窖藏的节目也很有意思。
4年前
干货!马上收藏起来!留着备用,谢谢分享!
4年前
alter ago 今年有两个新出的关于西安的纪录片一个是,从长安到罗马,一个是大唐帝陵,都很适...
谢谢补充!
更多

推荐阅读

12岁
日志
6岁
日志
16岁
日志
9岁
日志
11岁
日志
6岁
日志
一苇_啾妈
一苇_啾妈
2013
作者热门日志
硬核汉字书单,孩子识字很简单!  赞99 · 收藏809 · 评论13
备战双十一,书单先收好!(0-6岁)  赞54 · 收藏618 · 评论7
分享几套我家孩子读过的桥梁书。  赞55 · 收藏565 · 评论11
 赞69 · 收藏258 · 评论35
相关讨论
 50个回答
 25个回答
 15个回答
 13个回答
 12个回答
 11个回答
网站地图